宁夏白芨滩:昔日“沙洲”变“绿洲”治沙致富齐步走:云开kaiyun官方网站登录
发布时间:2024-11-27 人浏览
本文摘要:沙漠公园全景在宁夏,王有德大名鼎鼎。
沙漠公园全景在宁夏,王有德大名鼎鼎。提起这位全国治沙英雄,宁夏灵武市白芨滩林场的人就要一口气说出:他率领我们以每年治沙造林3万亩的速度,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,筑起一道东西长45公里、南北宽10公里的绿色屏障。50多年来,三代白芨滩人一直坚持不懈地防沙治沙,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,不仅使得昔日沙洲变绿洲,且实现了治沙致富齐步走。治沙先行荒漠变绿洲一年一场风,从春刮到冬;天上无飞鸟,地上无寸草。
2000年的时候,我跟着老场长王有德来到到这片沙漠的时候,上沙丘就像掉在了井里,可想那时候的沙子有多深啊!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魏蒙告诉记者。这里处于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,位于银川市以东的沙山区。白芨滩林场1953年建场,2000年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是一个以防风固沙造林、保护生态环境为主的国有事业单位。
这里生态环境恶劣,治理前是一座座流动沙丘,植被覆盖率不到10%。随着国家林业的跨越式发展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成立,给白芨滩的治沙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。林场改变过去一季造林、成活靠天的传统治沙模式,运用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,重点推广了以草方格固沙技术为核心,雨季穴播、营养袋造林,撒播草籽、秋冬两季植苗造林等先进适用技术,既延长了造林时间,又提高了造林质量。
造林成活率从过去的60%至70%,提升到现在的80%至90%,实现了造一片,活一片,绿一片。沙海今昔是什么锁住黄龙?向远处眺望,连绵的沙丘被一片片麦草方格覆盖。
魏局长躬身抓起一绺麦草,几代人白芨滩人将热血青春奉献在这片沙土地上,在与沙漠的无数次较量中,探索出五位一体治沙模式:在沙漠外围营造大面积以灌木为主的防风固沙林,形成第一道生态防线;围绕干渠、公路、果园建设多树种、高密度、乔灌结合、针阔混交的大型骨干林带,构成第二道生态屏障。在两道生态防线的保护下,内部引水拉沙造田,培育经果林和苗圃,果园成为职工的摇钱树,苗圃成为职工的绿色银行。在田间空地,种植畜草,发展养殖业,形成牲畜粪便肥田、林草养殖牲畜两项循环产业。2015年,保护区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国家沙漠公园试点,借此机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,进而实现了从五位一体治沙模式向六位一体综合发展模式的转变。
致富赶路职工超小康沙漠是死亡之海,治沙人生活更是艰辛。林地沙化严重,职工年均收入不过千。
说起当年的生活,林场职工吴全礼心有余悸。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,面对职工住房难、看病难、子女上学难的现状和资金严重缺乏、既要养人又要虎林、还要造林的局面,林场就提出内改经营机制,外拓生产空间,靠创新求发展的工作思路。
大力推行以家庭、联组或个人划片承包机制造林,制定实施六个一目标,严格考核3项指标,达到多劳者多得的奖励机制。得益与机制创新,林场职工积极性被激发出来。过去全场每年完成治沙造林3000亩,现在每年完成3万亩,速度提高了10倍。
治沙资金捉襟见肘,林场职工生活奔小康谈何容易?!王有德下定了决心,林场冲破行业办企业,走以林养林以林促林之路!林场先后成立了3个绿化造林公司,承揽绿化工程,每年创收4000多万元,将近千万元的利润全部反哺治沙枣林,为先进治沙技术的推广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。看到多种经营的威力后,林场又先后建起了机砖厂、预制板厂、建筑工程队等事多个经营实体。积极发展经果林、苗木、设施园艺、种植养殖4大支柱产业,在沙漠边缘引水推沙造田,发展果园5千亩、开发苗圃5千亩、建设温棚243座,固定资产由原来的40万元增加到1亿多元,林木资产由原来的500万元增加到6亿多元,成功走出了一条以林为主,林副并举,多种经营,全面发展的兴场之路。
进入十二五以后,白芨滩林场职工收入连续多年保持了12%以上的增长速度,2016年人均收入突破6万元。每年筹措200多万元给全场职工缴纳三险一金,每年拿出10多万对职工子女上学进行补贴。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职工住房补贴、养殖补贴、收入补贴、设施栽培补贴等。
解决职工就业160多人,社会就业400多人。我们这种模式实现了治沙与致富同步发展,创造了改造利用沙漠、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范例,被国务院确定为推进宁夏经济建设重点推广模式。魏蒙自豪地告诉记者。
(记者许凌吴舒睿)接受记者访谈。
本文来源:开云(中国)Kaiyun-www.15hp.com